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培训 正文

为何说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来源:搜狐

2022-06-21

2005年,易中天走进了《百家讲坛》,很快,这个用幽默大白话讲历史的学者便成了大众热捧的存在。

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国》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在这档节目里,易中天以人讲事,以事说人,从中透析历史事件的本质并点说普遍的人性。

在易中天透过三国透析的本质里,有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那就是易中天在节目中透过曹操小时候提出的论点:小时候越老实,长大都没出息。

当时,易中天这个说法一经提出便遭到了众多质疑,但针对这些质疑易中天却并未有只言片语的回复。

易中天的沉默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他多少认为这个问题是不需要反复推敲的,而之所以不需要反复推敲就能论断则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事实。

实际上,对人性稍有研究的人都会知道,易中天的这种说法是完全能站住脚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从人性角度得出的结论。

在具体分析易中天的这句论断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个人性的基本特点,那就是:人的创造力只有不断被激发,才能无穷无尽。而创造力,则是决定一个人成就也就是出息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古往今来的所有成大事者,几乎无一不具备非凡的创造力。拿曹操来说,他在《观沧海》中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就是创作力的体现,而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的一系列举措则更是如此。

曹操唯才是举、在北方屯田、加强集权、分制匈奴等举措,也是创造力的表现。从广义上来说,就连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也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他非凡的创造力。

没人可以否认,曹操一生的成就与他的非凡创造力有直接关系。

而曹操的异于常人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则得益于他幼年时异于常人的“不老实”、“不听话”。

曹操幼年时便非常顽劣,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他幼年时因不老实而制造的事端,如著名的《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便是其中之一。《三国演义》中对这个事的记载如下:

“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

这段话洋洋洒洒上百字,但意思其实很简单,它说的是:曹操幼年顽劣,他的叔父不喜欢他经常在他父亲面前告他的状。曹操因此就想出了假中风的法子整蛊叔父,于是他便在一次看到叔叔时假中风倒地,叔叔便急告其父。曹操父亲到后见曹操相安无事问何故,曹操便说“叔叔不喜欢我所以污蔑我”,曹父从此便不再听信叔父的话了。

对于连叔父都敢整蛊的曹操而言,什么掏鸟窝、斗蛐蛐、花天酒地、射老鹰等等,自然就都是曹操童年时的基本操作了。

从普通人的视角看过去,这孩子极不省心,他们很容易被家长认定为“问题孩子”,曹操叔父多半也是以这种普通人视角看过去,所以才对曹操百般看不惯了。

其实,若看待问题的视角变一变,或者从人性角度考量,你将不难发现:孩子的每一次捣乱、整蛊背后,都将推动创作力的被激发。而在他们创造力被激发的同时,他们也比普通孩子多了无数“锻炼机会”。这些锻炼机会里还包括胆识锻炼、魄力锻炼、经验累积锻炼、语言能力锻炼等等。

这很简单,因为孩子每闯一次祸,得多想多少事,解决祸事时又得多锻炼多少能力。

以前有位老实孩子曾在成年后叹道:自己小时候不是真老实,而是不懂得怎么调皮,越不懂得如何调皮便越老实。后来这个孩子成了世人眼里的老实人,在数次来临的机会面前,他都终因缺少顽劣孩子从小就锻炼的胆量、魄力而错失良机,最终一生碌碌无为。

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中规中矩”并不是贬义词,但它显然也不是褒义词。它或许能助人求得一世安稳,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它绝不可能给人求来“大业”。

任正非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他说:“如果我听话,那我现在肯定在农村养猪。”

如果曹操打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并一直按照长辈的意愿去变换自己的“样子”,那世界上必定会少了一个“枭雄”,而多了一个普通人。

从现实角度考量的话,任何时候,小时候看起来越乖巧听话懂事,他们暴露的各种问题便也越少,暴露问题越少他们去解决并与周遭人事磨合的机会便越少。

这样的结果通常是:相比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在人事上的学习要落后很多。如此一来,成年后他们在各方面能力弱于不听话孩子便是必然结果了。

所以今天的社会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当年在学校的佼佼者,老师家长眼里的乖孩子、好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后往往混得不如那些不乖、不听话的孩子。

所以,凡事都有两面,看问题永远要用全面辩证法,方可万无一失!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