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度
2022-07-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对提升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让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目的就是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特色名片,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2021年,全国共认定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174个,亿元村249个。其中,山东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50个,亿元村12个。山东正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立足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可推广复制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需依靠区域特色与资源禀赋,做强乡村优势产业。统筹开发和挖掘农村山水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历史古迹与民风民俗人文资源,建立区域资源特色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关系,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现乡村特色品牌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一方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能够激活乡村传统资源,为乡村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动能。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方式,深入挖掘传统特色资源内涵,传承与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可以凝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能够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模式。要打造乡村区域名片,活化乡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不断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乡村产业融合,促进乡村特色旅游与农业产业化共同发展,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提升乡村特色产业扶持力度,强化资金人才服务保障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乡村传统特色产业内涵,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资金、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强化政策引领,提升扶持力度。按照法律法规与政策要求,制定适合地区特色发展的政策规划,引导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科学把握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规律,深入调研结合地方实际,依据地方资源特色,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加强税收优惠、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扶持力度,简化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融资服务等审批程序,搭建精细化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支持引导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投入方式,提供资金支持。积极设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乡村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区域品牌样板。拓宽投融资平台和渠道,为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投资提供便利,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鼓励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积广的乡村特色产业。
营造优良环境,夯实人才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持,营造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良环境十分关键。既要呼吁乡村精英返乡创业,也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引进精英人才。创建乡村工作室,提高乡村精英与返乡人才在乡村工作的环境质量,将乡村传统特色元素嵌入农业产业发展,重塑乡村活力。
完善乡村特色产业治理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构建政府、企业、乡村精英、农户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协同治理机制,激活传统资源实现乡村内生式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应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注重整合企业与乡村精英带来的外部资源,盘活乡村传统自然资源,开发乡村特色资源,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构建农户与乡村精英的内部联结治理机制,活化乡村传统资源。大力宣传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普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构建模式,转变农户传统发展观念,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维护乡村传统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农户对乡村传统资源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养乡村农户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农户治理主体的参与活力,释放乡村治理的内部能量。
鼓励乡村精英成为乡村特色产业的引领者与带头人。乡村精英对家乡有强烈情感和责任心,具有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丰富的市场阅历,可以正确把握政策方向与村庄发展优势。基于与农户天然的血缘与地缘关系,乡村精英容易获取农户信任,有效避免外来资源嵌入式发展带来的排斥和矛盾冲突,降低组织交易成本。应发挥组织与领导作用,提升农户对区域特色资源的重视程度,带领农户积极参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乡村传统资源与特色资源。
构建企业与乡村精英的外部联结治理机制。正确引导企业工商资本下乡,利用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引导小农户改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依据当地乡村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带领农户发展高效农业。企业应积极开发乡村特色产业项目,将外部经济资源引入村庄,融合区域特色元素,建立自然风景区,改造传统村落设计特色民宿,不断丰富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乡村精英要切实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政府与企业,获取外部政府支持与企业投资,规划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乡村名片,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值、农村发展。
打造乡村特色区域名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将乡村特色资源与乡村农业产业融为一体,能够活化运用传统自然与人文资源,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名片,实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
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塑造乡村品牌。依托乡村自然风景与田园风光,建立休闲农业采摘园,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破解农产品价格低廉难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重新组合乡村传统资源与休闲旅游资源,丰富乡村生产要素。如,借助艺术创意设计,改造传统民居、打造特色民宿、设计艺术小镇、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等。活化乡村人文资源,赋予乡村文化美与乡土情,增强乡村休闲旅游吸引力与感染力。
积极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户持续性增收。重视乡村资源优势,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田园综合体,丰富传统农业价值,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辐射带动餐饮、住宿、销售等经营性服务,延长和拓展产业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利于激活乡村传统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形成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分享到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发现三星堆》:由表及里认识三星堆
相关阅读

热门


图集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