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2022-07-18
钱不能说钱,要说“米”;万不能说万,要说“W”;疫情原因不能说疫情原因,要说“口罩原因”;连直播间都不能说直播间,要说“啵啵间”……最近,一名短视频平台用户在微博上发出的吐槽,被转发10万余次,一时掀起了一场针对“直播黑话”的热烈讨论。
此前,不乏有新闻媒体和网络大V把各种网络新词、字母缩写和谐音梗当作例子,就如何在互联网上“好好说话”,进而“保卫中文”的问题发起讨论。而“黑话”则引发了更多争议。
一则吐槽能激起如此强烈的共鸣,既是因为这些禁忌实在太过荒唐,也是因为互联网上“不好好说话”的风气,逐渐迫近了大众所能容忍的临界点。而从性质上看,平台潜规则导致的“不能好好说话”,又比部分网友“不想好好说话”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事实上,常在手机端刷视频、看直播的资深观众,对“米”“W”“口罩原因”之类的“黑话”早已不陌生。相比于这些“黑话”在直播中司空见惯的程度,普通网友的激烈反应,甚至显得有些“没见过世面”。“黑话”盛行到令人习以为常的地步,说明长期浸泡在平台环境里的用户,已经自觉接受了潜规则的规训。今天,这些“黑话”引发争议,是因为其他平台不熟悉、不适应这套潜规则的用户“猛然惊醒”。可如果其他平台也有自己的潜规则,网友们又要到何处去勘破呢?
不熟悉平台生态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好好的中国话,为什么到了直播间里就不能好好说了?但是,对于那些以视频为业,在“江湖”里游刃有余的博主而言,一项项或明或暗的“语言禁忌”,却自有一套成体系的“规矩”和“讲究”。
之所以要用“米”和“W”代替“钱”和“万”,是因为涉及金钱的表述容易被平台怀疑有引流带货的嫌疑,进而导致直播限流;“疫情原因”要说“口罩原因”,则是因为平台有“不能借疫情博同情和卖惨”的规矩;至于直播间要说成“啵啵间”,则有点像是一种主播圈子里的“玄学”,虽然没有明确的对应规矩,但似乎真的可以降低限流风险。简而言之,每种“不好好说话”的行为背后,都是一群人真真切切的“碰壁实践”。
面对舆论批评,陷入争议的平台似乎有些“委屈”。按照他们的说法,平台从来没有明令禁止主播使用上文所述的那些常用词,只不过是设置了一些规矩,引导主播规范表达。然而,平台的解释忽略了主播选择“黑话”的关键原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平台当然可以、也应该设立自己的规则。然而,任何规则都应以清晰透明、公平合理为原则,并充分考虑规则在字面含义之外可能引发的后果。
一方面,在既有的平台规范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相对模糊的表述。用户无从判明具体的规则边界,只能一边摸索、一边猜测,这自然容易成为“黑话”和“玄学”滋生的温床;另一方面,明面上的规范是一码事,实际的流量分配又是另一码事。如果一些正常表述名义上不违规,却会让用户发表的内容无法正常获取流量,实际上也是一种潜规则。在任何规则体系之中,潜规则的存在都不是正常现象,应当竭力避免。如今,部分网民的说话方式日益受到潜规则影响,显得“不正常”起来,说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网络空间的规则体系,确保明规则合理有效,而不能让潜规则起主导地位。平台也应正视既有的潜规则,不能仅以明规则回避争议。
平台以智能语音识别等方式,对特定表述暗中采取限流手段,其实质效果与明确禁止这些表述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潜规则的限流不仅会被质疑,也会冲击明文规定。建设良好的平台秩序,不能寄望于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它既不会让网友真的“心领神会”,还会给各种暗箱操作留下空间。
“钱”“万”“疫情”“直播间”,这些平时常用的词,难道真的就那么“烫嘴”吗?换个角度看,难道把这些词替换成“米”“W”“口罩”“啵啵间”,人们就不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意思了吗?底线的后退,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之间。今天,如果默许我们的母语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场合被扭曲成奇形怪状的模样,谁敢保证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下一代还能把标准的汉语传承下去?
如何在网络秩序与健全的表达之间取得平衡,重建一个“好好说话”的网络环境,关乎所有网民的利益,也关乎中文本身的规范性与纯洁性。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无疑不仅是特定平台的事,更是整个社会的事。
分享到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图书馆的灯点亮城市的夜 成都图书馆实施超长延时服务
相关阅读
热门
图集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