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2022-07-21
2021年6月18日,南岸茶园重庆软件园,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技术人员正在进行5G天线信号数据测试。
“满天星”行动计划2025年目标
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上万家
新增从业人员20万人
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1000亿元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
资料来源:《重庆市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居民小区里,竟然“藏着”一个“高大上”的数字经济产业园。这样的事,就发生在巴南区莲花街道云水苑小区。
今年,巴南区利用该小区1.8万平方米闲置楼宇,打造了云水苑数字经济产业园。自6月16日正式挂牌以来,这里已入驻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领域的数字经济企业10多家。
以存量楼宇为载体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产业),巴南绝非个案。日前,重庆启动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利用存量楼宇发展软件产业,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全域发展、中小软件企业“满天星”发展态势,到2025年,使全市软件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随着“满天星”行动计划启动,重庆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也进入了“2.0版”。
重点园区带动
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加快显现
7月12日晚上11点,位于南岸区的重庆软件园D区(重庆数字文创产业园),鳞次栉比的写字楼里依旧灯火通明。
重庆软件园董事长杜婷婷介绍,该园区于2019年9月开园,截至2022年6月末,已建成核心载体面积50万平方米,集聚软件企业3000多家,软件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智能化时代的基础产业。要做大做强软件产业,打造优质产业载体是基础。重庆软件园,正是重庆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全市软件产业集约发展的载体,2020年至2021年,重庆陆续认定了两江软件园、重庆软件园等4家综合型市级软件园及重庆高新软件园等3家特色型市级软件园。由此,重庆软件产业初步形成了“综合型+特色型”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到2021年末,全市重点软件园区已建成产业载体面积超700万平方米,2021年重点软件产业园区(含部分未认定园区)收入超2000亿元,占全市软件业务收入的80%以上。
在重点软件园区的带动下,重庆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加快显现,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34.8亿元,列全国第8位,同比增长16.5%;截至2021年底,全市纳入运行监测统计的软件企业超过2300家,其中,规上软件企业超过400家,软件从业人员共计超过22万人。
转变发展模式
存量楼宇将成发展“主阵地”
“尽管如此,相对于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等软件产业发达城市,重庆软件产业无论在软件业务收入、从业人员数量还是龙头企业数量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坦言。
面对差距,如何奋起直追?重庆亮出的解决方案是: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了“满天星”行动计划的目标:到2025年,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上万家,新增从业人员20万人,新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1000亿元,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
按照计划,中心城区各区(包括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重庆高新区,下同)将利用存量楼宇加速集聚软件企业和人才,打造一批集约化、特色化、现代化软件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使用存量楼宇面积200万平方米。
目前,中心城区各区已经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软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对各自辖区的存量闲置楼宇进行全面摸底。来自市经济信息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心城区各区排查出适合发展软件产业且政府可以收储的存量楼宇共计近300万平方米。
后续,中心城区各区将建立存量楼宇台账,出台利用存量楼宇发展软件产业的配套措施,加快实施收储改造,打造适合让中小软件企业入驻的楼宇载体空间。
“今后,中心城区就是一个超大软件园,而分散在中心城区各区的一栋栋楼宇,就是汇聚在这个软件园并让其发光的一颗颗‘星星’。”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说,重庆正在将过去的“综合型+特色型”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转变为利用存量楼宇发展软件产业的新模式。
为啥要转变,新模式有何优势?其一,可以实现存量楼宇资源集约化利用,有效盘活存量楼宇。其二,软件产业是楼宇经济,商业楼宇既有创新创业气氛,又有品质生活气息,是发展软件产业的好载体。
其三,新建软件产业园区存在可用土地越来越少、建设周期长等问题。而将存量楼宇改造成适合产业发展的载体,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重庆追赶软件产业发达城市的步伐。
狠抓人才引育
破除软件业发展最大瓶颈
不过,仅凭这些优势,还远不能实现“满天星”行动计划确立的目标。如果无法吸引来大量“凤凰”在这些存量楼宇“筑巢”,一切都是空谈。
在杜婷婷看来,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企业招人难的问题。她认为,人才是影响软件企业是否到一个城市落地的最重要因素,而重庆发展软件业面临的最大瓶颈,恰恰是企业很难招到人才。
以重庆软件园为例,很多软件企业在落户该园区前,都曾因担心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举棋不定。为把这些企业吸引过来,杜婷婷不得不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从国内外四处为企业找人才。“不过,这种事做起来太难,能否做好取决于运营团队的能力和资源。就整个重庆而言,要解决软件企业的人才问题,还得通过政策激励等措施打造对人才有吸引力的生态环境。”她说。
“人才是发展软件产业的第一资源。”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从引才、育才两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小气候”。
一方面,重庆将鼓励中心城区出台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社保医疗、一次性奖励等专项人才政策,建立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年薪收入为标准的评价体系,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的良好人才环境;另一方面,将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鼓励高校联合科研院所、企业、培训机构等共同加强高层次软件产业人才培养。
除了抓人才,重庆还准备了不少吸引软件企业进驻的措施。如,将存量楼宇改造成企业可以“拎包入住”的空间,并给予新入驻企业租金减免、购房装修补助、网络通讯补助等优惠政策;推行“一楼一策”精准招商,“抓大不放小”,集中资源扶持一批软件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挂牌上市企业,促进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引入专业化、职业化楼宇园区运营管理团队,提升楼宇招商引资、企业服务、运营管理等能力,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以场景应用育企业、带产业等。
目前,中心城区各区已行动起来。如,两江新区正加快制定出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政策,拟从减租免租、技术研发创新、软件人才引育等方面给予软件企业专项扶持;渝中区已草拟了《渝中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细化落实重庆“满天星”行动计划的政策措施;巴南区拟出台《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等。
分享到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重庆:到2025年新增20万软件和信息服务从业人员
相关阅读
热门
图集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