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团购 正文

社区团购良莠不齐如何规范?代表建议出台指引性文件

  来源:上海人大

2022-08-04

在本轮上海疫情中,最亮眼的不是生鲜电商而是社区团购。许多小区的“团长”身处消费者中,在供需之间架起了桥梁,担当起保供的任务。然而,因为“社区团长”的良莠不齐,团购货物的质量也是大相径庭,引发了不少投诉。为此,市人大代表对于社区团购提出了代表建议,规范社区团购之路。

社区团购有人欢喜有人忧

上海疫情期间,社区团购成为一匹“黑马”,在购物领域异军突起。在解决了许多市民柴米油盐等生活问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投诉也并不少见。根据市消保委对于今年上半年的消费投诉统计来看,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结构变化显著,餐饮、娱乐、旅游等体验类消费大幅减少,日常生活需求以线上消费为主,社区团购、网络游戏投诉量明显上升,房屋租赁、培训等合同履行纠纷成为关注的焦点。

据悉,疫情期间,在快递物流受阻、生鲜电商运力不足的情况下,社区团购模式兴起,由于供应链涉及供应商、物流公司、小程序平台、“团长”等多个主体,加之物流运输、食品储存等因素影响,诸多争议、纠纷随之凸显,市消保委系统在上半年受理线上购物投诉52288件,其中质量伪劣、货不对板等问题的责任承担是纠纷的焦点。主要表现为生鲜过期变质腐烂、短斤缺两等质量问题,抬高价格、不明码标价、质价不符等价格问题,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团长”发布不实广告以及未按约定交付等问题引发的退货退款售后问题。

市人大代表吴祖强注意到,疫情背景下,社区团购随着封闭期间的物资保障需求应运而生,而在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市民生活生产恢复正常之际,社区团购依然十分红火。“小区封闭管理告一段落,小区居民日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社区团购不但没有停止,反而随着居民需求的增加而风生水起。”吴祖强表示,这一购物形式以低价格、高品质、最重要的是购买过程方便快捷等多方面优势,在社区中继续蓬勃发展,成为了覆盖社区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新型购物方式。“哪怕是没有手机的老年人,只要他有一位热心的邻居或者‘团长’,一样能够享受到团购带来的便捷和实惠。”吴祖强代表同时表示,他在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中,收到居民反映要求对社区团购加以规范。

明确“团长责任制”

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于“团长”的规范。“‘团长’在小区封闭期间,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居民解决物资保障问题,补足居委会的短板。居委会与‘团长’们建立联系,要求‘团长’们提供相关进货渠道的资质材料等以备查。”吴祖强代表表示,现阶段,“团长”们继续依托居民微信群发起各类团购,进货渠道多种多样,居委会难以监管。同时,“团长”只是居民当中的一员,本身并无工商认可的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许可证,若从事食品类团购,本人也没有相应的健康证明。“行政执法部门在小区‘团长’这个环节的监管是缺失的。”为此,他建议对职业“团长”需要进行“双备案”。既向工商等相关部门备案,取得相应资格,同时又到所在社区进行报备,社区负责审核“团长”的居民身份。符合以上两点才可以在本社区开展团购行为,同时规定不可跨社区实施团购。社区需要掌握这些有资质的“团长”信息。

社区拼团勿忘防疫要求

在疫情管控的后期,团购有了新的形式,即“拼多多社区拼团”。只有链接,没有“团长”,拼团人数达到指定数额即可成团。在吴祖强代表看来,这种形式存在两面性,好的一面是方便居民快速购买,不好的一面是,没有“团长”或者召集人,在小区封闭的前提下,货物直接放在小区大门口,所有居民同一时间收到平台发出的语音电话,一轰而下,在大门口发生人员聚集,带来极大的感染风险。

为此他希望,购物平台能够与防疫部门建立联系,从技术层面,与随申办APP发生关联,及时更新各小区封闭情况。如果该小区已经封控,购物平台则不能直接推送购物链接,而是需要通过指定的“团长”进行推送。这些人正是在相关部门进行过备案、同时也与居委会建立了联系的“团长”。在“团长责任制”的前提下,封闭小区既保障了物资,又能够对供货“最后100米”进行全程管理。

建议出台社区团购指引性文件

同时,吴祖强代表注意到,疫情期间,居委会以楼为单位建立了很多微信群,社区团购群就是在此基础上才得以产生,每一位“团长”几乎都有自己的“铁粉”。“这些微信群的监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吴祖强代表说,让居委干部更为担心的是,这些“野生群”可能并没有居委干部、楼组长、党员骨干在其中,更多的受众就是楼里的老年人,他们更容易受到蛊惑。居委干部们发现,群里经常会有房产中介、保险销售等人员混迹其中,人员较为复杂,容易滋生电信诈骗的风险。因此必须对群主或者“团长”提出要求,既要做好生意,又要管理好微信群,以防产生次生矛盾。

为此,吴祖强代表建议本市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居民反映的上述问题加以研究,提出应对策略,出台社区团购指引性文件,条件成熟时制定相关法规予以规范。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