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历史 正文

牛河梁遗址很“牛” 红山文化更“红”

  来源:本站

2022-08-17

核心提示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公众中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及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进度的加快,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吸引来更多目光。

作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分布范围覆盖了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和河北北部这三个地区相邻的广阔区域。其中,位于我省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处于红山文化晚期,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目前,考古工作者正按照计划,对红山文化早期的马鞍桥山遗址、晚期的牛河梁遗址加快发掘工作进度,以寻求研究新突破。而公众在关注考古工作进展的同时,也在博物馆、展示馆内追寻红山文化的身影。那些创意新颖、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让喜欢红山文化的人们可以随时感受红山文化的魅力。

考古发掘工作进度加快

凉风习习,松涛声阵阵。8月15日的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安静且有序,除了偶尔几句低声沟通外,考古工作者们一直埋头专注于自己手里的工作。

“我们现在正按照计划,对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进行细致发掘,希望此次发掘能成为‘牛河梁’考古研究的新突破口。”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贾笑冰说。

“牛河梁”是红山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地处朝阳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这里因为在几十年前发掘出土了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以及精美的红山玉器而震惊海内外。女神庙就位于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子项目中的一项内容,最近几年,牛河梁遗址的发掘工作随着工程的快速推进而再次提速。

与牛河梁遗址一样,正在稳步、有序推进的还有距离其60公里外的马鞍桥山遗址。

“马鞍桥山”是红山文化早期一处聚落址,在这个距今6000多年前的“村子”里,不仅有生活区,而且还有墓葬区和祭祀区,这种情况在红山文化遗址中较为少见。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省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马鞍桥山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樊圣英介绍,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深入,考古人员正在对马鞍桥山遗址内已经发现的祭祀区进行解剖,目前已经发现了灰坑、壕沟、焚烧等遗迹现场,这为还原几千年前红山先民的祭祀场景又增加了确凿证据。

观众数量持续攀升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红山文化和牛河梁遗址等这些与中华文明密切相关的考古学文化也受到追捧。

在辽宁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陈列着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熊龙、玉凤、勾云形玉佩等带有明显红山文化风格的玉器。这些造型抽象、做工精美的玉器,每天都会吸引喜爱红山文化的观众前来静心观赏。

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盖丽艳说:“今年暑假,到我们馆参观的观众数量要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就建在遗址保护区内,它是我省唯一一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展示牛河梁考古发掘成果的博物馆。

在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保护展示馆内,利用暑假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北京、沈阳等外地观众络绎不绝。盖丽艳表示,因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公众中引起关注,红山文化和牛河梁遗址也因此受到关注,这其中,父母带着孩子现场感受“牛河梁”魅力的观众数量持续攀升。

除了到博物馆、展示馆零距离感受红山文化,与红山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仿制玉器也成为公众追捧的对象。上个周末,在锦州市古玩大集上,十几个专门售卖红山玉器的摊位前都围着三三两两的买家。一名摊主告诉记者,这几年,红山玉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花上几百元买一件仿制的红山玉器文创产品用来收藏,已经成为爱好者们的新选择。

不仅如此,在一些文创产品售卖网站上,以“红山”“牛河梁”等名字命名的线上店铺生意红火。除了仿制的红山玉器外,书签、冰箱贴、水杯等带着红山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也成为大众喜欢的产品。

分享到

相关阅读